那年夏天,十八岁的彩虹

来源:DoLike.CN 时间:2018-04-18 16:05:11 责编: 人气:

我想不会有人知道,我为什么会选取“那年夏天,十八岁的彩虹”这个名字。其实,就连我自己也不会太清楚,也许它真的单纯的只是一个名字。就像我的名字一样,它本就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仅仅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每当从双唇吐出就会让人固定地想到一个人的符号而已。而这样的符号又通常会是被视为唯一的,不可替代的,这也就仿佛注定了符号设定者不会轻易地设定一个符号给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非物质的情感注入已是无可避免。这样道来,我也就自相矛盾了。不。浅薄的自己,的确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就像妈妈对于我为什么会叫遇见一样一无所知。只是简单的因为好听,好记。而我只是简单的将两个名字的组合——《彩虹》和《夏天,十九岁的肖像》。

而至于是否会有不经意间的非物质情感的注入的问题,那且就把它给读者吧。我原本是想把名字设定为“那年夏天,猫太郎的彩虹”的,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至于为什么,理由也是简单的,猫太郎是一只猫,没错,是一只日本猫。我初而想取这样的名字就是因为,名字里沁润着日式的气息。那个弥漫着文艺气候的国度,那个烂漫而又令人切齿的国家总能挑起我的想象,给我宁静的幸福。它真的很容易就就探触到我内心深处那片柔嫩的处子之地,我知道日前这样的表述,终归会有些不合时宜,因此就有了“十八岁的彩虹”的出现,它既绕开了那个许多人不喜欢的国家的名字,为我避开一些不必要的话茬,同时它也能唤起我对那段十八岁难以割舍下的青春记忆,而这样的记忆不无时刻敲击着我,催我回去。我时刻想着如若我的担心为子虚乌有的存在,那该是多么令我快乐的事情啊!

《彩虹》是九月十三号我在图书馆借到的一本小册子。作者是吉本芭娜娜,拿到那个天蓝色的小册子,我就爱不释手了。故事是通过倒叙和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迷惘的女性,在幸福面前徘徊踟蹰难于抉择的时候,采取回避的态度,远离熟识的人群,远离自己的国家,渴望通过外出旅游忘掉一些让自己心跳难安的记忆和那脆弱的幸福。

日本的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轻易地俘获我的心,让我像只犬太郎一样为之奔走呼号,就在于他们的作家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思考和自我认知。他们勇于发现人的本能中的东西,他们的思考让我为之叹服,为之致敬。再则一点,他们对私的描写极尽能事,一草一木,一阵风,一片迎来的雨水都被描写的真切而不乏诗意,我仿佛能够感觉得到,大和民族是崇尚自然的一个民族。猫太郎和犬太郎都是《彩虹》里边男主角的两只宠物,男主角爱它们就像爱惜自己一样,而女主角也同样喜爱动物。其中有着这样的一段论述:如果仅仅把狗当作狗,猫当作猫,这就很容易想通,就像道路就是道路,树木就是树木,牛排和活着的牛无关,心爱的器皿打碎了可以再买一个新的一样的,这样活的话也没错。

显然作者并不主导人类应该这样活。这就是日本让我感动的地方,芭娜娜的表述和我的一个认知有着异曲同工之味。我从很早就深觉万物的存在不会是简单的物质存在,灵魂的存在是确乎被肯定的,无论生的还是死的,它都有自己的灵魂,生有生的灵魂,死有死的灵魂。换句话说世界上是不会存在绝对死的东西。而灵魂是会痛的,灵魂最美丽的地方就是它是充满灵性的情感的。因此我对自己旧的东西从来都不会过于厌弃,即使迫不得已需要抛弃我都会为之祈祷,因为我相信我们的灵魂曾在一起快乐过,相伴相守过。灵魂会痛的直觉,让我不忍做一个负心汉。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观点,近乎有些荒谬。而就是这样荒谬的观点,折射出了人与兽的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而当人的这种高级情感的消失,势必会带来社会的冷漠与绝情。我并无褒扬自己的意味,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己之见,人是感性的动物,就应该去压制人性中的短板,发扬人性中美丽的一面。当然我们没有权利胁迫任何人该如何做,但我们可以选择喜欢什么样的人,讨厌什么样的人,接近怎样的人,远离怎样的人。

《彩虹》还抛给现实中的人们一个严肃而必须面对的问题。但自己的幸福和道德冲突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怎样抉择。芭娜娜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幸福,这无疑将道德陷于囹圄的地位。然而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希望芭娜娜这样设定结局,难道道德已经丧失其重要性走向应该被毁灭的境地了吗?近些年来,有个词映入人们的视线,它也直直给道德了一拳。那个词就是“道德绑架”。当道德被用作阻止人们获得应有幸福的时候,他理应受到绝大部分人的唾弃,而真正被唾弃的也并非道德本身,而是操控道德人,那些希望你道德的人。当男主角的名存实亡的婚姻无法挽救的时候,当自己的妻子怀着别人的孩子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他去寻找第三者是否会被允许呢?在别人看来,第三者是不道德的,令人无法接受。芭娜娜把第三者描绘成男主角不可错失的真爱,他们的不被许可的爱情就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救赎,道德被搁置了。在《彩虹》里,婚姻不等于爱情,甚至是胁迫爱情的道德绑架者,它也不再占领道德制高点。我也有疑惑的地方,例如婚姻已不再具有意义,为什么不离婚以跳出囹圄之地?也许事情往往比想象中的复杂,也小说本身也就是为了展现已婚人士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幸福的问题。而至于当真爱出现之后,该如何做也不必言说,更不必在乎别人怎样说。

我喜欢《彩虹》这本小册子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女主人公在外旅行时的心态刻画的神不知鬼不觉的惟妙惟肖。那股淡淡的哀伤离愁像是跌落在心墙上的一抹倒影,挥之不去但也不是蚀骨的令人伤心。当女主角躺在玻璃地板上,看着水上木屋下的游鱼,在灯光里自在的游弋,当我看到女主角身边环游的黄灿灿的金鲨,我有了想要旅行的冲动,那个依稀叫“大湿地”的地方,已经变得美妙神秘起来。而正像芭娜娜所说的:“人在旅行的时候总是会回到孩提时代。”而读书的过程无异于一次美丽的旅行,当故事有些凄美的时候,我自会想到我十八岁的记忆,而这记忆,也正像女主角对“彩虹”的记忆与爱恋一样,挥之不去,弃之不却。而那个叫作“彩虹”的小餐馆,也是她爱人的象征,十八岁的彩虹又将对我意味着什么呢?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讲的是一个十九岁的学生,爱上一个美丽姑娘的故事。故事一样是哀伤的,纯情的少年与世俗的误撞,必定会有一个令人扼腕的结局。

十九岁的“我”因车祸严重骨折而入院,入院期间通过“偷窥”迷恋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却发现她在她的父亲打了她之后,将其杀害并掩埋在施工的医院空地里。而“我”因爱而越陷越深,离真相也越来越远。原来,那个老者并不是她父亲,而是她的情人,而埋到工地的也只是他们夭折的孩子。当“我”冒着生命危险,发现老者还活着的的时候,一切也随之真相大白。戏剧性的故事也不无再现了青年时代我们纯情的一面和对真爱的信奉与执着。而我最喜欢的那句对白莫过于:“结果自始至终,我在你面前都不过只是一个小丑而已。”

我陷入了自嘲的深渊。我思考着,该如何从这个局面里解脱出去呢?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说?!”

理津子叫道。

“现在,你对我刮目相看了吧?”

我说。

“哪有,我本来就······”

“不,我希望你能这么说,我为了成为配得上你的男人,而拼尽了全力。如果你真的喜欢过我,哪怕只是一刻,我也不想让你觉得自己的那种情感是错误的······”

十八,十九岁的天空永远是洁净的。当我们爱的时候是那样的纯真和义无反顾!如果彩虹算是记忆的话,那么十八岁对我来说绝不会褪色,十八岁是我永远期盼的渴望回归的岁月。尽管那样的岁月并不完美,但正像《夏天,十九岁的肖像》里的那句对白一样:如果你真的喜欢过我,哪怕只是一瞬间,我也不想让你觉得自己的那种情感是错误的······

我终会回去,去证明那不可能是错的。

当这个桂花开放的季节,《彩虹》和《夏天,十九岁的肖像》这两本并不厚重的书,让我重温日式的温暖和和日本这个国家的思维方式,我一直相信:意识形态并不能阻隔人类对美的共同追寻的一致的倾向性。我尊敬他们的文学,敬重他们的信仰,我愿做他们的朋友,发现他们的美,忘记不愉快的记忆,十八岁的天空毕竟不应该充斥过多的阴霾,填充的更应该是美丽的彩虹。